4月11日,在崇明校区商管楼328教室简短而精彩的开班仪式召开,“数字创业”微专业正式开启教学活动。开班仪式上,上外贤达学院商学院院长王晓光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开班致辞,他向报名首届“数字创业”微专业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表达了微专业教学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与美好祝愿,王院长指出,“‘数字创业’微专业将依托崇明产业资源,以‘数字+’赋能传统行业转型,旨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业人才。”随后,首届“数字创业”微专业班的学生进行了自我介绍,通过简短的破冰活动,为未来讨论式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数字创业”微专业八门创新型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代表分别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介绍。各门课程均涉及丰富实践教学、沉浸实战场景,让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
“数字创业”微专业开班仪式
商学院院长王晓光教授进行开班致辞
“数字创业”微专业首届学员进行破冰活动
“数字创业”微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教师代表进行课程介绍
开班仪式后,王晓光院长带领师生参观了位于崇明东滩的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实地参访、专家交流、产业调研等现场教学形式,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们揭开了这片创新创业热土的神秘面纱。活动期间,产业园区运行管理方负责人及多家知名创业企业创始人分享了宝贵的创业经验,为“数字创业”微专业的学子们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作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科创载体,活动伊始,东滩集团企业发展部副经理张力、智慧岛园区行政管理部负责人姚天宇向师生们形象讲解展示了东滩创业基地的地理位置和独特优势。东滩作为崇明区的创新高地,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汇聚了智慧农业、科技孵化、生态旅游等多元产业,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创业”微专业师生参访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
随后,园区知名科技企业上海溢恩信息科技创始人刘晓璐女士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九点领导力”的精彩分享。她从激情、承诺、负责任、共赢等九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创业者必备的核心品质。刘总结合复旦科创班的商业案例,强调了创业过程中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在“九死一生”的赛道中,唯有以百分百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个细节,才能在竞争中突围。现场值得一提的是,刘总还邀请在溢恩科技实习的贤达大数据专业学生现场分享现身说法,讲述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企业培训项目,实现课堂理论—产业实操的创新性应用型教学闭环。
上海溢恩信息科技创始人刘晓璐女士现场教学
产业园区内另一家优秀企业瓦舍营地创始人杨添鸣先生则从创业初衷出发,以崇明民俗游乐创业实践为例,展现差异化竞争策略。作为土生土长的崇明人,他深耕玩乐细分领域,通过打造特色营地活动与休闲农业体验,与区域内成熟的酒店餐饮业形成互补。该企业正积极引入国际体育赛事资源,以体育+旅游模式提升崇明文化吸引力。杨总的经验分享,为学生们提供了从传统行业切入创新创业的新思路。
瓦舍营地创始人杨添鸣先生现场教学
在活动的最后,“数字创业”微专业班师生参观了长三角农业硅谷园区,园区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业基地的创新实践。从菌菇培育到崇明白山羊胚胎繁育,从清水蟹养殖到“农业+基金”模式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的精彩案例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智慧农业的巨大潜力。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助力地方农业降本增效,也为“数字创业”微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新方向。
“数字创业”微专业班师生参观了长三角农业硅谷园区
活动最后,王院长深情指出,“数字创业不仅限于互联网领域,更要深入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用技术创新解决产业痛点。”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的参观学习为“数字创业”微专业的开班注入了强劲动力。他鼓励学生们以微专业学习为契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创新创业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场沉浸式课堂让我们对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产业、领导力如何落地,都有了切身的体验和全新的思考。”
数字浪潮奔涌,AI重望未来!上外贤达学院商学院倾力打造“数字创业”微专业,助贤达学子抢占数字经济黄金赛道。课程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创新,聚焦真实案例与实战项目,引领学生解锁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营销、商业决策分析、商业模式孵化等硬核技能。在“数字创业”微专业课堂中,理论碰撞实践,思维颠覆传统,学生将学握前沿工具,锤炼商业运营能力,培育创业家精神,蜕变为兼具AI思维与商业智慧的复合型人才。
微专业设置是上海市高等教育高质量提升专项计划的任务之一,是我校十四五规划所确定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特色“数字+专业”和“外语+专业”的创新成果。有利于我校本科生形成国际视野和数字化技能,建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形成一专多能的能力格局,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就业能力。
“数字创业”微专业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