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朝鲜语(韩语)教学: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6-30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朝鲜语专业 赵娜


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以下简称上外贤达学院)外语学院响应学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以技术创新推动教学改革。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桥梁,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才的核心要素。借助AI技术,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让语言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

外语学院朝鲜语系教师依托国内领先的DeepSeek智能平台,开展AI赋能朝鲜语教学的实践探索,通过语法解析、口语实训、写作优化等模块,构建“技术+语言+跨文化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案例一】基于DeepSeek,从“四个平面理论”角度深度解析朝鲜语(韩语)语法知识点


语法作为语言系统的核心架构,在朝鲜语(韩语)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接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试点要求,语法教学亟需突破传统模式。上外贤达学院朝鲜语专业依托DeepSeek平台,结合四个平面理论,实现语法教学的智能化与精准化。

在引导学生向DeepSeek下达指令之前,老师特别强调了“驯化”DeepSeek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投喂”国内外权威语法资料、“四个平面”理论介绍、专四及TOPIK真题等对其进行“驯化”,以确保AI后续能提供精准反馈。

在精读课语法模块,课前通过超星平台发布作业,具体要求详见图1-1。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维度如下:

  1. 回答修正与完善(20%):是否对DeepSeek的回答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使其更加准确、全面且条理清晰,体现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整理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结合(30%):是否从“四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对语法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语法知识的应用场景。

  3. 近义语法对比分析(25%):是否包含了近义语法的对比分析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近义语法的细微差别,提升语法辨析能力。

  4. 考试考点介绍(额外加分项):是否介绍了相关语法点作为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或TOPIK考试的考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突出语法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5. 测试题设计(10%):是否设计了针对性的测试题,用于检测同学们对这些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体现学以致用的能力。

  6. 课后补充完善(15%):课后是否根据课上反馈的修改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展现学习的持续性和改进能力。

最终,评价方式采用组内自评(15%)、组间互评(65%)和教师点评(20%)的方式。课后,各小组需发布问卷调查,邀请其他小组投票,投票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评价的一部分。

1-1


1-2


通过这一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高效利用DeepSeek这一智能工具,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提升韩语语法学习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再如,学生们这学期在准备专四考试,在备考过程中,DeepSeek扮演了老师助教的角色,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梳理考点。在完成对DeepSeek的“驯化”后,学生们向其下达指令,具体示例如下:假如你是朝鲜语系老师,我是你大三的学生,最近在准备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请参照专四考点,给我讲解近义语法“-//여서”和“-()니까”的异同,并总结记忆技巧,出几道实战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学生们普遍表示,驯化后的DeepSeek在解释语法知识点时更加准确、全面。例如,在讲解近义语法“-//여서”和“-()니까”的异同时,驯化后的DeepSeek不仅清晰地总结了两者的功能和用法,还详细列出了它们在时态、句式上的限制,这与专四考试的考点高度契合。(详见图2)学生们表示,这样的回答能够帮助他们更系统地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备考专四。也有学生反馈,驯化后的DeepSeek提供的记忆方法简单易懂,例如通过对比例句、口诀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语法点。此外,DeepSeek生成的实战练习题也较为贴近专四考试的题型和难度,通过与DeepSeek的互动学习,他们对专四考试的语法部分更有信心了。

2


在数字化教育转型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上外贤达学院朝鲜语专业通过DeepSeek平台的创新应用,以四个平面理论为框架,构建了智能化、精准化的语法教学模式。这一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够从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四个维度全面把握语法体系,显著提升了近义语法辨析能力和考点应用水平,更通过AI驯化—互动学习—多维评价的闭环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案例证明,AI技术与语言学理论的结合,能够突破传统语法教学的局限,为学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此类融合模式将进一步拓展语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助力学习者实现从规则掌握智能应用的能力跃迁。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虹口校区: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390号 总机:51278000

崇明校区:上海市崇明区东滩大道999号 总机:51278503